本文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极简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
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3年10月21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审判自觉,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用心用力用情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努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2018年以来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 一是坚持服务大局,切实发挥环境资源司法保护职能作用
☑ 服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服务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服务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提升;☑ 服务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二是深化司法改革,扎实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 健全专门化审判组织体系;☑ 深化案件集中管辖;☑ 探索借力“外脑”助审。● 三是促进规范引领,着力健全环境资源案件法律适用规范☑ 加强司法解释制定;☑ 重视司法政策供给;☑ 做实案例释法工作;☑ 优化责任承担与落实。● 四是积极延伸职能,立足司法审判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加强跨域司法协作;☑ 强化多元协同共治;☑ 优化环保法治宣传。● 五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供全球环境司法保护中国方案☑ 主导形成国际共识;☑ 深化环境司法国际合作;☑ 不断增强环境司法案例影响力。
二、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理念变革引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在主题教育中深刻反思,大兴调查研究,学思践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以深化理念变革引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 第一,树立能动司法理念
● 第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第三,树立系统保护理念
● 第四,树立最严法治理念
● 第五,树立协同治理理念
三、努力在新征程上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各级人民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衔接联动,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奋力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有效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和资源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 一是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和落实到环境资源审判全过程各方面
● 二是更加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三是着力提升环境资源审判执行整体质效● 四是加快完善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制度体系● 五是推动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